在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以下简称智能分会)和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充分筹备工作的基础之上,在业内人士的殷切期盼下,智能分会于2013年7月30日在北京紫玉饭店召开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准主管部门、主编单位的领导及编制组成员等共3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孙兰主持,她指出,此次会议不仅是《规范》启动会,同时也是工作会,因此要将编制大纲、任务分工等内容进行落实。智能分会会长黄久松表达了对《规范》的重视及将之编好的决心:基于智能建筑的现状,《规范》的编制将填补智能建筑标准规范的空白,促进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为运维创造充足条件,促进物业公司运维服务管理到位,智能建筑运维业将成为必然需求。智能分会将充分考虑现实运维状况,在调研会基础上调整编写大纲,并组织编委专心投入,按计划完成编写任务。 太极股份楼宇科技与数字社区事业本部总经理赵晓光指出,我国智能化系统在建设方面发展迅速,但运行维护却相对滞后,市场迫切需要规范,这也是太极股份与智能分会制订《规范》的目的,他表示太极股份一定全力以赴,促进《规范》早日出台。中国建筑业协会科技部副主任崔旭旺也表达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对《规范》的重视与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处长林常青从标准化的角度对《规范》的编写提出了几点意见并宣读了编制组成员名单,他认为《规范》应协调好与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及其他专业规范之间的关系,同时自身的文体风格也要前后一致;控制好《规范》的内容范围,避免“越界”。他希望《规范》编写规范化、程序化,力争得到社会各部门的认同。 作为《规范》的主编,太极股份创新与发展中心经理齐雄在分析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再一次明确了《规范》的编制目的和原则,并对编制大纲及之前在苏州、北京两地的调研情况作了简要介绍。针对两次调研情况,齐雄认为《规范》应定位明确、界面明晰、可操作性强,并能引导“运维”理念贯穿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和运行等全生命周期。经过两次调研及本次会议讨论,齐雄对编写大纲进行了调整,并进一步细化了任务分工,各参编人员积极领取编写任务,对《规范》编写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在明确编写思路、原则后,齐雄对进度安排进行了细化,以保证《规范》各个环节的可行性,使其保质保量地按期出台。黄久松会长对在会议总结时强调,《规范》可填补智能化系统运维标准的空白,是史无前例的,意义重大,希望各参会人员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的编写工作当中去,使《规范》出台后能够全面扭转行业现状,改善运维质量,也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按计划圆满完成《规范》的编写,不负众望。
会议标志着《规范》编写工作的正式启动。作为智能建筑“运维第一标”,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主编单位的极大重视,编制组成员的认真负责也是《规范》按时完成的重要保障。只有有了夯实的基础,《规范》以后的公开征求意见、送审、报批环节才能够顺利进行,也才能够切实促进智能建筑运维行业的发展。 |